项目日程安排游戏

见过项目日程安排游戏吗?
我遇到一些组织,他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:绝不讨论项目日程。这种情况我见得太多了。管理层想要一个日期,项目团队就会说:“当然,没问题,就节前吧!”但他们不会明说是哪个节。劳动节、国庆节、春节应该是项目组最怕的三大节了。

里程碑日

最后,当某个节到来之时,已经过了不少日子了,人们开始讨论日程安排。而这时项目已经错过不少里程碑的交付日期,甚至有可能几个早先期望的项目结束日期都已经过去了。
我曾跟这样一个项目团队共事,他们在5年之内没有达成项目日程中任何一个里程碑或其他任何要求。他们总是在反复制定优化项目日程。记得那时有个OA项目,立项时计划是10个月,国庆节出测试版本,然后拖到春节,在后面是劳动节。。。事实上,我5年后离开时,项目还没有发布正式版本。

项目日程安排游戏

我必须承认,长久以来,我很难理解人们怎么会陷入到这种日程安排游戏中。不过,我确实见过善于口舌的管理层,他们或威逼,或利诱,或用权力来“说服”项目经理以及团队,让他们相信可以满足管理层对项目日期的要求。这种所谓的“说服力”加上逃避困难话题的文化,足以让项目经理进行项目日程安排游戏,定期给出让所有人“开心”的日期。
有了这个开心的日期,组织中有些人(项目团队或项目经理)就可以让另外一些人(项目干系人,如高层领导或客户)感到心安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大家都不认为日程有讨论的必要。项目团队想抚慰项目干系人,项目干系人也愿意得到安抚。
不要以为项目日程安排游戏只是某些特例,实际上很多项目组都有这个现象。我上半年刚刚拯救成功一个项目,但在我离开后,他们就开始了日程安排游戏。告诉客户,六月份会有一个大的变化,全新的产品。然后是七月。。。现在已经是八月了。。。

项目执行

要阻止这个游戏的发生,你必须与组织一起在项目层面上工作。要了解你的团队,谨小慎微的进行计划,多考虑风险,不要为了领导或客户的喜好而给出不切实际的日程,最后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去督促执行。
如果你使用敏捷生命周期,一定要给出经过排序的代办事项列表。假如采取按阶段交付的生命周期,那么尽量使用短小的时间盒,比如以4个小时划分一项任务,这有助于人们不断取得进展,而且要让大家了解这些进展。
不要仅仅以里程碑日期作为项目项目的衡量标准。要想了解项目的真实情况,如果只使用单一的衡量标准无异于饮鸠止渴。可使用速度图表,让每个人都能了解进度。
不过,上述只是项目经理仅凭一己之力所能做到的。这个游戏揭示了组织的不一致性——大家只想彼此安慰,避免冲突。建设性的讨论(又名建设性的冲突)可以让组织更坚强。避免冲突和必要的讨论只会让组织变得更孱弱。